巴陵石化供销部道仁矶储运车间将5000吨原油驳接卸降底尺作为持续改进挖潜项目,集思广益,查找并落实改善点。截至3月25日,5000油驳平均底尺由去年同期的2厘米左右降至0.5厘米以内,多挖船舶底油近300吨,降低原油损耗价值近90万元。
5000吨级原油驳船是巴陵石化供销部目前通过长江航道运输原油的大吨位驳船,多挖底油是降低损耗的主攻点。经过多次头脑风暴,道仁矶储运车间收集并确定了4个改善点:加强与调度和原油科联系,准确掌握油驳信息;摸准油驳结构特点,优化压载收舱操作;细致交接班,严格考核加水加温衔接脱节;加改装增压泵,适当增加冲舱水压。
他们还总结出5000吨油驳结构上与小吨位油驳不同的4个特点,一是舱底深,二是小舱口分布不对称,三是舱口标尺阻碍冲舱,四是压载舱偏小。这些结构的不同,导致收舱难度增大。对此,原油班确定了“调整压载,优选收舱顺序,多加水加温,反复多次收舱”的办法,“舱舱见钢板”是“可视化”的工作目标。他们对每条油驳从启封、接管到平卸、加温,再到每个舱的逐个收舱,每个环节都精心操作,严格把关,力争原油“滴滴”卸尽。
他们还适时增加两个半舱压载,加大油驳倾斜角度,同时多加水加温,促使冲不到位置的底油尽可能往收舱口流动。根据压载倾斜角度和底油流动状况,优选收舱顺序,反复多次收舱,延长收舱时间2小时以上,虽然劳动强度增加,但收效明显。
目前,道仁矶储运车间正实施冲舱水增压改善点,并着力解决加温时间延长带来的蒸汽消耗增加的问题,寻找卸净原油与能耗优化的平衡点。
盛力化工:http://www.sebs503.com